油耳朵怎么办好苦恼?

暨建芬暨建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油耳,又称湿耳、油浸状外耳道炎或油性耵聍。其病因与遗传因素及中耳腔鼓室负压有关;症状为外耳道潮湿、瘙痒,听力下降、耳鸣,耵聍分泌亢进,呈粘稠样或黏稠块,黄色或棕黑色。 1.一般治疗 对湿耳的预防重在消除引起中耳腔负压的因素(如感冒引起的咽部炎症、张口过度、睡眠体位影响等)和避免不良刺激,包括清洗外耳道以免损伤皮肤,停止挖耳,纠正擤鼻方法,防止鼻腔分泌物后流,慎用麻醉剂和镇静剂、抗生素等药物。

2.药物治疗 对湿耳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激素制剂混合液清理耳道,若为过敏所致,可选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全身应用维生素、能量合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用药宜按先清后灌的原则进行。 用适当的工具清除外耳道的耵聍(切勿用手指或坚硬的工具抠掏),必要时可滴入适量酒精,待耵聍泡软后,用上述工具将其擦出。 对于较小的婴幼儿可用消毒棉签蘸少许甘油或香油轻轻涂于外耳道口,使其湿润而自行脱出,但动作一定要轻,时间也不要过长。不能强行给婴儿掏耳道,以防感染。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有效去除耵聍,可行外耳道冲洗。将消毒棉签伸入外耳道内均匀涂抹抗菌素药物,轻轻转动擦拭,勿使之随意深入挠动,以保持局部清洁。每日3~4次,一周左右为一疗程。 如有感染迹象,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清除耳道内的痂皮,每日1~2次,7天为一疗程。

梁玉芙梁玉芙优质答主

油耳屎可掏可不掏,定期掏就行。耳屎在一定程度上说还可以“自清”呢!比如经常咀嚼,张口哈气,耳前、耳后皮肤伸缩等动作都可以带动下颌关节运动,都可以带动耳道的肌肉收缩,从而使耳屎松动后掉出来。洗澡、游泳、洗头的时候,水的进入也可以帮助耳屎松动从而掉出来。所以油耳,只要没有觉得听力受到了耳屎影响,完全可以定期去耳鼻喉科看看,听力受影响了就清理,没受影响就不用管,毕竟耳屎也不是天天都能产生的。当然,日常生活中觉得耳朵痒就洗洗,掏掏,擦拭掉外面的耳屎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是棉签直接反复剧烈的在耳道内反复掏。

干耳屎,如果觉得耳朵痒,有耵聍,也建议去医院就诊,干耳屎更不容易自动脱落,需要医生处理,自己掏容易造成耳道内耳毛折断、断裂,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无法排泄而造成皮脂腺囊肿,容易继发感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