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耳朵怎么办好苦恼?
油耳,又称湿耳、油浸状外耳道炎或油性耵聍。其病因与遗传因素及中耳腔鼓室负压有关;症状为外耳道潮湿、瘙痒,听力下降、耳鸣,耵聍分泌亢进,呈粘稠样或黏稠块,黄色或棕黑色。 1.一般治疗 对湿耳的预防重在消除引起中耳腔负压的因素(如感冒引起的咽部炎症、张口过度、睡眠体位影响等)和避免不良刺激,包括清洗外耳道以免损伤皮肤,停止挖耳,纠正擤鼻方法,防止鼻腔分泌物后流,慎用麻醉剂和镇静剂、抗生素等药物。
2.药物治疗 对湿耳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激素制剂混合液清理耳道,若为过敏所致,可选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全身应用维生素、能量合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用药宜按先清后灌的原则进行。 用适当的工具清除外耳道的耵聍(切勿用手指或坚硬的工具抠掏),必要时可滴入适量酒精,待耵聍泡软后,用上述工具将其擦出。 对于较小的婴幼儿可用消毒棉签蘸少许甘油或香油轻轻涂于外耳道口,使其湿润而自行脱出,但动作一定要轻,时间也不要过长。不能强行给婴儿掏耳道,以防感染。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有效去除耵聍,可行外耳道冲洗。将消毒棉签伸入外耳道内均匀涂抹抗菌素药物,轻轻转动擦拭,勿使之随意深入挠动,以保持局部清洁。每日3~4次,一周左右为一疗程。 如有感染迹象,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清除耳道内的痂皮,每日1~2次,7天为一疗程。